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 chanong 2024-03-03 16:57:46 编辑说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5节《显徽镜和望远镜》(教学案) 一、教学目标 (一)知识与技能 1.通过观察望远镜、显微镜的实物及图片,能说出其主要结构。 2.能说出望... 第五节“镜子和望远镜”(教案) 一、教学目标 (一)知识与技能 1、通过观察实物以及望远镜、显微镜的图片,我们可以知道它们的主要结构。 2.能够描述望远镜、显微镜的物镜、目镜的成像条件。 (二)流程与方法 1.您将使用镜片制作自己的显微镜和望远镜,体验使用两个镜片组成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实际过程。 2.体验用两个镜片组成显微镜的实验操作过程。 (3)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、通过了解望远镜的发展历程,可以感受到望远镜在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。 2.通过观察显微镜的发展和应用前景,可以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,从而增强对物理的热爱。 3.通过探索性的物理学习活动,学生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,并愿意参与物理学习活动。 2、教学重难点 本部分由“显微镜”、“望远镜”和“探索宇宙”三部分组成。 显微镜和望远镜是光学仪器研究和使用的一次飞跃,它使人类能够对微观世界和浩瀚宇宙有更深入的认识。 本节内容是对前面学习的凸透镜成像内容的扩展。 学习显微镜、望远镜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,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,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。 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,认真观察实验现象,或直接总结结论,或结合讨论和阅读接受并认同有关结论。 同时,还应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运用实验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。 使学生对两种镜片及其对光的影响有更全面、深刻的认识,激发学生学习光学知识的兴趣。 初步培养他们观察物理现象和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的能力,为后续的科学探究活动奠定基础。 教学重点:通过观察望远镜、显微镜的实物和图片,描述其主要结构; 通过通过两个镜头观察物体的探索活动,可以描述望远镜、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情况。 教学难点:利用两组凸透镜的成像规律,了解显微镜、望远镜的原理。 3、教学策略 对于应用知识的教学,普遍采用“一个结构、两个原则、三种使用方法”的直接描述法。 这种学习方法由教师告知并为学生所接受。 虽然讲解有条理,但学生很难产生学习热情,实际效果不佳。 如果采用探究式教学,效果会大不一样! 教学时,要求学生选择组装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仪器,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,确保学生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功能有感性认识。 物理教学要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,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,学习科学研究方法,培养实践能力、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。 4、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、显微镜、望远镜、放大镜、挂图、透明胶带盒、无色透明塑料薄膜、水、烧杯、滴管等。 五、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计划 介绍新课程(5 分钟) 指导学生做一个小实验:在白纸上画一个小箭头,将一块胶带盒盖放在白纸上,然后用滴管在盒盖上滴一小滴水,观察箭头的变化透过水在白纸上。 小箭头。 观察到什么现象? 老师四处引导,让学生调整水滴与桌面的距离,或者用滴管改变水滴的直径。 思考:如何观察更大的图像? 有的同学会想到用凸透镜再次放大物体。 教师可以用投影仪演示操作:先在透明胶片上画一个小三角形,通过投影仪在屏幕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图像。 现在我们用放大镜看看是不是看起来更大了。 说明:人眼观察物体的精细结构时,其辨别能力是有限的。 如果把物体移近一些,就能看得更清楚,用放大镜看更清楚。 但对于太小的结构,比如生物细胞,无论你把它们移得多么近,你都无法用放大镜清楚地看到它们。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,使用两个凸透镜可以使放大倍数更大。 利用这个原理凸透镜的作用,制造了显微镜。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实验并回答:一个小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。 有些人看到的是直立的放大箭头;有些人则看到了。 有些人观察到一个倒置的放大箭头。 学生将看到一个比原来的三角形大几倍的三角形。 一方面创设情境复习旧知识,另一方面提出新问题,激发学习兴趣。 为理解显微镜原理奠定基础。 新课教学(30分钟) 1. 显微镜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03页并回答问题: (1)显微镜的主要部件有哪些? (2)什么是目镜? (3)什么是物镜? (4)物镜的作用是什么? 它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? (5)目镜的作用是什么? 它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? 利用课本图5.5-1进行投影并让学生回答。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: 显微镜镜筒的每一端都有一组透镜,每组透镜的作用类似于凸透镜。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称为目镜,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称为物镜。 反射镜是凹面镜,可以旋转,从下方照亮被观察的物体,从而增加物体的亮度。 载物台用于放置待观察的物体。 舞台中央有一个圆孔。 反射镜反射的光从下方穿过小孔,照射到被观察物体上。 物体通过物镜,成为放大的实像。 这个实像作为目镜的“物体”,通过目镜变成放大的虚像。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。 显微镜原理:显微镜是由两个镜片的放大作用结合而成的。 利用这种结构,首先通过物镜将物体变成倒立的、放大的实像,然后再用目镜将实像再次放大(正立的、放大的虚像),从而可以清晰地看到很小的物体。 这就是显微镜的原理。 。 思考:通过显微镜观察物体时,物体相对于物镜的放置位置有什么要求? 物镜所形成的物体实像在目镜内应在什么范围内? 总结: 1、显微镜结构: 它由两个凸透镜组成。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称为目镜。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称为物镜。 2.显微镜原理 物镜的功能类似于投影仪,产生倒置且放大的实像。 目镜的功能类似于放大镜,产生直立的放大虚像。 使用凹面镜作为反射器来聚集光线。 3、显微镜的作用:看清微小的物体。 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固定的载玻片,首先用眼睛,然后用显微镜。 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。 学生回答:物体应放置在物镜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,这样就会形成倒立的放大实像。 物体通过物镜形成的实像应在目镜的焦点范围内,这样图像才会再次被放大。 学生观察,教师引导,使学生观察到清晰的图像。 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成像原理。 加深您对显微镜成像原理的理解。 能够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。 2. 望远镜 指导学生制作自己的简单望远镜并用它来观察远处的物体。 实验器材:大凸透镜、小凸透镜、尺子、橡皮泥等。 实验过程: 1、用橡皮泥将小凸透镜固定在尺子的零位标记处。 2、如图1所示,将小凸透镜放在眼前,将大凸透镜放在小凸透镜前面,观察远处的物体。 移动标尺上的大凸透镜,直到最清楚地看到远处的物体。 3.通过自制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,并与直接用眼睛观察到的景物进行比较。 根据实验和课本内容回答: (1)望远镜的主要部件有哪些? (2)什么是目镜? (3)什么是物镜? (4)物镜的作用是什么? 它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? (5)目镜的作用是什么? 它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? (6)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相同吗? 教师投射课本图5.5-3,引导学生分析并得出结论。 该望远镜也由两组凸透镜组成。 靠近眼睛的称为目镜,靠近被观察物体的称为物镜。 物镜的作用类似于照相机,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形成实像。 目镜的功能类似于放大镜,用于放大图像。 为了我们能够看清物体,眼睛形成的“视角”的大小非常重要。 物体与眼睛形成的视角大小与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,也与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。 虽然望远镜物镜形成的图像比原来的物体要小,但离我们的眼睛却很近。 再加上目镜的放大倍数,视角可以变得很大。 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,都称为物镜和目镜,但又有区别。 显微镜的物镜的物距在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,形成倒立的放大图像。 它的作用是使物体进行缩放。 望远镜的物镜的物距超过焦距的两倍,并形成倒立的缩小图像。 它的作用是将远处的物体拉近眼睛。 目镜还具有放大镜的作用。 教师讲解:望远镜物镜的直径远大于我们眼睛的瞳孔,这样它可以聚集更多的光线,使得到的图像更明亮。 这在观察天空中的暗星时非常重要。 现代天文望远镜努力增加物镜的直径,以便观察较暗的恒星。 望远镜的种类很多:伽利略望远镜、开普勒望远镜、牛顿反射望远镜、哈勃太空望远镜等。 扩张: 我们看到的普通望远镜和军用望远镜都是双筒望远镜。 它们是双筒望远镜,两个镜筒是弯曲的。 角落处安装了两个“全反射棱镜”。 这样的设计一方面缩短了镜筒的长度,另一方面经过两个棱镜的两次反射后,可以使原本倒立的图像变得正立。 望远镜看到的物体距离很远,无法拉近。 为了看得清楚,需要尽可能多地收集远处物体的光线。 在观察宇宙中的恒星时尤其如此。 因此,望远镜的物镜总是做得尽可能大。 用玻璃制造大直径的透镜是不可能的,因为大块玻璃的纹理不均匀会导致透镜折射不良,使看到的图像扭曲。 为了消除凸透镜成像的缺点,牛顿发明了反射望远镜。 它的物镜不采用凸透镜而是采用凹面反射镜,这也使得光线在目镜焦点处形成实像。 在地面用望远镜观察星空时,星星发出的光线在经过大气层时会被吸收,还会受到不规则折射的影响,从而极大地影响图像质量。 为了改善对恒星的观测,1990年2001年,美国向太空发射了一台名为哈勃太空望远镜的望远镜。 学生进行实验并回答观察结果:望远镜可以使远处的物体成像近,更容易观察。 学生通过阅读来回应。 听也可以通过画来理解。 体验使用两个镜片组成望远镜的实际过程。 了解望远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。 拓宽学生的视野,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。 3. 探索宇宙 播放多媒体介绍人类探索宇宙的过程。 宇宙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关注、困惑、探索的重要问题。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,大多数时候,人们主要依靠肉眼观察、简单的猜测和推理来认识宇宙。 他们对宇宙的认识非常有限,并且带有浓厚的神话和宗教色彩。 在欧洲,受宗教影响,人们很早就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。 “地心说”宇宙观:地球位于中心,太阳和其他行星围绕地球旋转。 这一理论影响了人们数千年的思想。 1687年,牛顿出版了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》一书,为探索宇宙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。 它进一步证明绕太阳运行的行星受到“引力”的影响,从而进一步揭示宇宙的秘密。 1849年,科学家根据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,预测天王星之外存在一颗行星,并计算出了这颗行星的轨道。 很快,这颗后来被命名为海王星的行星被发现在其预测的轨道上。 学生边看边思考。 通过了解望远镜的发展历程,可以感受到望远镜在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。 课程总结(5 分钟) 从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? 学生回答或与同学交流,老师适当总结。 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内容,与老师、同学交流所学内容,最后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。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。 它还可以帮助学生记住。 4、黑板设计 (轻微地) 5. 课后笔记 (轻微地) 快速报名 学生姓名 意向学校 意向专业 联系方式 请输入正确的电话号码 或许你还想看: 精选10篇你们看过掩耳盗铃的寓言故事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 万圣节来了,你准备好了吗?!! 点赞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收录的学校、专业及发布的图片、内容,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,仅用于信息展示,不作为择校或选择专业的建议,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 大家都在看 上一篇 感恩节的美食习俗有哪些呢?学会感恩就是要学会多一份爱 下一篇 精选10篇你们看过掩耳盗铃的寓言故事 大家都在看 精选10篇你们看过掩耳盗铃的寓言故事 你们看过掩耳盗铃这个寓言故事之后,有没有懂得了什么样的道理呢?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十篇掩耳盗铃读后感,看看别人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,希望对你们有帮助。 艺考知识 2024-03-03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5节《显徽镜和望远镜》(教学案) 一、教学目标 (一)知识与技能 1.通过观察望远镜、显微镜的实物及图片,能说出其主要结构。 2.能说出望... 艺考知识 2024-03-03 万圣节来了,你准备好了吗?!! 万圣节是几月几日?万圣节()为每年的11月1日,源自古代凯尔特民族()的新年节庆,此时也是祭祀亡魂的时刻,在避免恶灵干扰的同时,也以食物祭拜祖灵及善灵以祈平安渡过严冬 艺考知识 2024-03-03 感恩节的美食习俗有哪些呢?学会感恩就是要学会多一份爱 感恩需要从小开始学习;学会感恩,就是要学会不忘恩负义;学会感恩,就是要学会谦虚本分;学会感恩,就是要学会多一份爱;虽然感恩节是美国的节日,但是很多中国人也渐渐有了过感恩节的习惯 艺考知识 2024-03-03 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(人民论坛) “两个世纪过去了,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,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,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。 艺考知识 2024-03-03 青岛理工大学,你知道吗?青岛的高校资源介绍 青岛理工大学怎么样(青岛理工大学认可度高吗)青岛的高校资源是很丰富的,拥有单独的青岛理工大学、青岛农业大学、青岛科技大学,还有985高校中国海洋大学,今天让我们来看看青岛理工大学。 艺考知识 2024-03-03 2022年世界大学排行榜出炉,中国高校表现亮眼 11月2日,世界大学排名机构QS发布了2022年亚洲大学排名。在此次榜单中,共有183所中国高校上榜,其中,内地高校126所,香港9所,澳门2所 艺考知识 2024-03-03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属性 科学阐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属性 艺考知识 2024-03-03 我的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有哪些悠久的历史美景? 另外还有,海鸥剧社, 友协, 舞蹈者协会 ,武术协会, 中国海洋大学电子竞技协会暨中国海洋大学游戏玩家联盟,海大足球协会 乒乓球协会 羽毛球协会 艺考知识 2024-03-03 教师资格证《教学设计之一佚名教学要求》考前必看 《寓言二则》教学设计之一佚名 教学要求: 1、理解课文内容,懂得自作聪明是愚蠢的,做人要有真才实学才行。 2、了解寓言这种文体 艺考知识 2024-03-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