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清明节的由来和传说
清明节:4月3日至5日放假,共3天。
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古老节日。 它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庄严节日,也是人们亲近自然、外出游玩、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。 斗指一(或太阳黄经达到15°)为清明节气,节日时间为公历4月5日左右。 这个季节,元气旺盛,阴气衰弱。 万物“辞旧迎新”,大地呈现出春天的景象,景色明媚。 正是青年踏青郊游、清明扫墓的好时节。 清明祭祖节期很长。 有两个版本:10天前和8天后,以及10天前和10天后。 这近20天,都在清明祭祖节期间。
清明节的由来和传说
很多传统节日都与古老的传说有关,清明节亦是如此。 这个节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。 相传晋朝春秋时期,晋文公因受迫害而漂泊海外。 忠臣介子推始终陪伴在他身边,受了不少苦。 有一次晋文公饿晕了,介子推割下大腿上的肉给晋文公熬汤,救了晋文公的命。 后来,晋文公回到朝廷,赏赐了许多帮助过他的人,除了介子推。
介子推并没有放在心上,只是和老母亲隐居山中。 他走后,晋文公回想往事,感到愧为忠臣,便率领部下寻找介子推,但一无所获。 晋文公以为对方怨恨自己,便放火烧山,逼介子出去。 没想到对方耿直,宁愿被烧死也不出来。 他死后留下了一封血书,上面写着:“我愿以我的肉祭你,但愿我的主永远清明。” 这让晋文公后悔不已。 为了纪念介子推,他把放火烧山的日子定为“寒食节”,并下令每年这个时候人们只能吃素食,以纪念介子推。 这一天后来逐渐演变为清明节,成为人们缅怀忠烈烈士和祖先的日子。
清明节习俗
1、扫墓祭祖
作为传统祭祀节日之一,清明节最重要的形式就是祭祖和扫墓。 古往今来,我们中国人都有清明节扫墓的习惯。 在异国他乡的旅人,总会在清明节前赶回家乡,扫墓祭祀。 祭祀扫墓时,一般都是先把杂草除掉,加点新土,然后摆上祭品,烧香,烧点纸钱,或者在树枝上挂一些纸条,做一个简单的祭品。举行仪式,如磕头、鞠躬等,向祖先、祖先讲述这一年来家里发生的大小事情,以及后来如何妥善处理,这样祖先就不用担心了。为他们担心等,表达对祖先的关心和怀念。
根据地点的不同,清明节祭祖一般分为祭坟和祭祠两种。 古代皇帝一般都会修建自己的祠堂,也称太庙。 大多数富裕家庭还为祖先建造祠堂,以供祭祀。 但大多数老百姓还是以扫墓祭祀为主,所以清明祭祀一般被称为扫墓。
2. 焚烧行李
清明祭祖应亲自到墓地举行,但有些家庭因某些客观原因无法去墓地祭拜,于是就发展出了一种因地制宜的方法——焚烧包袱。 这是古北京清明节祭祖的主要形式。 如果实在去不了墓地,可以在祠堂、家堂屋立碑,也可以在院子外、屋前、路边“烧包袱”,或在河边。 大部分行李也在里面。 一些纸币、鬼币、金银箔元宝等。
3、祭拜“城隍”
明、清、民国时期,老北京城隍庙有七八座,香火十分盛行。 城隍庙供奉的是“城隍”。 清明节期间2021清明节,人们到城隍庙烧香、祭拜,祈求风调雨顺、出行平安。 等待。
大家都在看

高三视频资源>>高中化学压轴题、难题的解题思路

2021年清明节的由来和传说

2016安徽高考成绩预计6月23日中午公布

2021年清明节送什么花去墓地扫墓的传说相传

英语被动式动词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的重要性!

“九二共识”3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

2018江西高考分数线6月2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

刘邦是如何猜忌他手下的异姓王?

风水堂:清明节和复活节的由来
